约炮专区 孟津的七处古渡口你知说念几个?

发布日期:2024-12-12 06:13    点击次数:81

约炮专区 孟津的七处古渡口你知说念几个?

洛阳市孟津区因处于黄河南北两岸,变成了比拟迫切的古渡口,在军事上通晓了迫切作用。据清嘉庆《孟津县志》纪录约炮专区,古津渡影响较大者有七处:

图片约炮专区

孟(盟)津渡,位至今会盟镇扣马村东同盟山下。最早记'孟津'者为《左传》,时在鲁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19年),距今已两千五百多年。汉王充《论衡》称:武王代纣,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武王操黄钺而麾之,风云毕除,白鱼登舟,燌以告天,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故名盟津。《史记》载3000年前,周武王诛讨殷纣王,率师在此渡河,进攻朝歌,获得得手。公元24年,汉光武帝刘秀拜冯异为孟津将军,屯兵河上,拒洛阳王朱鲔,以已毕他立足河内(武陟),进图长安(西安)之计谋。灵帝时列孟津渡为环卫洛阳的八关之一。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率兵十万,驻扎孟津,以防丞相高欢反魏。

图片

富平津位至今孟津会盟镇小寨村北。己吞并于河中。《通鉴纲领》载: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十年(公元274年),帝命'杜预造桥于孟津渡。预以孟津渡险,翻新河桥於富平津。联舟为桥,二年建成。'

图片

橾在线观看小平津。清《孟津县志》载:位至今会盟镇花圃村西北。《水经注》云:'河水又东,过平县故城北,俗谓之'小平',即今之旧县渡也。'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黄巾举义。灵帝命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驻兵于小平津。孟津置关设尉。是年,黄巾军与公孙璜大战孟津。《后汉·帝纪》;灵帝崩.张让等劫少帝、陈留王数十东说念主出谷门,夜至小平津。又《三国魏志·董卓传》;'河南太守、王匡,率泰山兵据河阳津渡以图卓,卓遣疑兵於平阴渡,潜命锐师,从小平津北渡绕后来,大破之。'又《北史·帝纪》载:'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九月戊辰,车驾阅武于小平津。'即此。

图片

冶坂津位至今白鹤镇铁谢村东北。《河南府志》曰:'冶板津在河阳(孟县)故城西,今冶水镇。去洛阳42里,铁谢村渡是也。'北魏明元帝拓拔嗣于公元432年3月来到冶板津,于碑栗造浮桥,引兵由此渡。

图片

委粟津位至今白鹤镇牛庄村北,因靠邙山委粟峰而得名。《通鉴纲领》载:'南北朝宋元帝刘义隆于元嘉七年(公元430年),派宋将到彦之伐北魏,沿河置守。北魏将安颉从委粟津渡河,占据金墉城,虎牢关。'

图片

平阴津。平阴津在今白鹤镇白鹤村西北,别名白合渡、白坡渡。《括地志》曰,'平阴津距洛阳县五十里,白坡渡口是也。'这里河面窄狭,水深而镇静,是个计谋重要。《左传》称:鲁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19年)'春,……晋师在平阴。'清《孟津县志》曰:平阴津,故以邑名。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44年),赵别将司马邛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又陈平一火楚,来降汉王,使参乘监诸将南渡平阴津。南宋理宗五年(公元1232年)蒙古大汗国首长窝阔台,分兵两路攻金,北路由白坡渡攻洛阳。

图片

硖石津位至今白鹤镇河清村东,因依硖石峰山而得名。《明史·地舆志》:'孟津县西有委粟津,又西有硖石津。'北魏水安二年(公元529年)尔朱荣奉魏主子攸、讨元灏,自硖石夜渡是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劳动,通盘试验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试验,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