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勾引 什么是起因?——龙树中不雅的要道主见
发布日期:2024-10-15 08:49 点击次数:121叶少勇 / 文直播 勾引
提 要:本文基于龙树的《中论颂》等著述,查验其玄学体系中的“起因”主见,指出这一表面安妥其虚无办法态度,即一切主见唯是空名而无所指对象。龙树的起因不雅狡辩了缘生法的存在,而将“起因”等同于空性的无生之理。
通过询查龙树对“自性”的破斥和“空性”的主张,笔者上一篇文章(点击巡视)将其玄学态度判摄为深化论虚无办法。借用“虚无办法”这一西哲词汇,是为了在当代语境中找一个接近龙树空不雅的主见。该词可能听起来逆耳。“断灭见者”(nāstika)或雷同的称呼在印度想想史上饱受批判,为释教各部所不齿,汉传释教也常常批判“顽空见”,但这些主见并不可浅易地等同于虚无办法。
事实上,“断灭见”在印度并不是一个明确固定的态度,频频包含了曲解以至是歪曲污蔑。巧合一个学派批判别的想想是断见,我方却也被另一片斥为断见。因此,一看到“虚无”的字眼,就以为是各部共斥的断见,则失之轻率。“中不雅”或“中谈”,也不可浅易地融会为反虚无办法。
笔者前文(点击巡视)指出龙树空不雅的主旨是“无通盘而空”,即众生所感所知的一切唯是主见空名而毫无对应存在,这与虚无办法颇为安妥。那么需要想考的问题是:
第一,这一态度是否贯彻于龙树想想体系的长久,也即是说,龙树是否还有其他想想成份;
第二,龙树是否坚韧到了该立款式濒临的繁难,又如何为之辩白。
接下来笔者将带着这两个问题去查验龙树玄学中的几个要道主见。为了幸免龙树著述真伪的争议,这里以《中论颂》为主要参考,也援用了《六十如理颂》、《七十空性颂》和《回诤论》等几部争议较少的作品。
一、“起因”与“缘生法”的区别
“起因”是释教的要道主见,在龙树玄学中也占有病笃位置。“起因”常被解释为“生灭不住”,似乎并不安妥龙树“无通盘而空”的虚无办法态度。
释教梵文原典中围绕起因的论题分别使用了两个词汇,一个是综合名词pratītyasamutpāda,这里依玄奘译作“起因”,另一个是描绘词pratītyasamutpanna,即依缘而起的、由缘所生的,常与“法”(dharma)字连用,这里也依玄奘译作“缘生(法)”。
图片
《中论颂》第24.18颂将当作综合名词的“起因”与同为综合名词的“空性”(śūnyatā)等同起来,第24.19颂又用“空”(śūnya)这一描绘词来结束缘生法。大乘释教一般将“空”与“无自性”(niḥsvabhāva)视作同义,那么按照上述描绘词与名词的对应规则,不错构造出一个综合名词“无自性性”(*niḥsvabhāvatva),这么咱们就取得了三组相互关联的主见。大乘经畸形是般若常常将“空”和“空性”二词用于两个句式,由此就不错将三组主见勾搭起来:
(1) 一切法皆具有:空性/无自性性/起因[为其相]。
梵文构拟:sarvadharmāṇāṃśūnyatā/niḥsvabhāvatvam/pratītyasamutpādaḥ
(2) 一切法皆是:空/无自性/缘生法。
梵文构拟:sarvadharmāḥśūnyāḥ/niḥsvabhāvāḥ/pratītyasamutpannāḥ
上述两个句式抒发的谈理谈理统和解致,唯词汇句法有别。“/”后的词都不错代入替换“空性”或“空”,而句意仍然安妥大乘教理,许多说法也不错在般若经中找到相沿(梵本参《小品般若》,Vaidya,1960:173.14-15,157.1;《二万五千颂般若》,Kimura,1986-2009,I-2:150.29-30;VI—VIII:45.17-18)。
这么,三组主见就很是皆整地对应起来,但如果将笔者主张的虚无办法态度代入“空”和“无自性”等主见,就会出现奇怪的征象。如果空无自性的谈理谈理即是毫无通盘而无物可生,又若何不错和“起因”、“缘生法”等字面谈理谈理表“生”的主见平等互换呢?厘清这一问题,就要对龙树语境中“起因”和“缘生法”的特定含义作念一番查验。在此之前先来看一段佛经对这两个主见的分辨界说。
[佛言]:“比丘!我将宣说'起因’与'缘生法’。[…]
“何为'起因’(pratītyasamutpādaḥ)?即是此有故彼起,由此之生而彼生。即所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乃至有集起。所谓'以无明为缘而有行’,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此法性(dharmatā)安住,是诸法安住之根柢。于此如来自所醒觉证知,[…]而宣说此,教示此,即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乃至以生为缘而有老死。[…]因此,此法性、法住性、法定性、法如是、不虚妄、不变异、实有、谛实性、信得过性、实在、不倒置性、无相违性、此缘性、随顺起因性,即说为'起因’。
“何为'缘生法’(pratītyasamutpannādharmāḥ)?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此等即说为'缘生法’。”
译自梵本《杂阿含·杂因诵·起因经》(Tripāṭhī 1962:147-149)对应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王建伟、金晖2014,第2册第31—33页,与《大正藏》本相反较大。求译与上述梵本均属有部系统,上座部巴利语《相应部·起因经》(SN 12.20)与此大同,色噜噜电影唯多出对缘生法的“无常、有为、依缘而生、变坏为性、坏灭为性、消退为性、灭失为性”等结束语。
这段佛语出当今多个部派传本中,这里只取早期释教起因不雅的摘抄,而不涉入各部论战。其中对“起因”与“缘生法”两个主见的界说,可分别回来为三点:
(1) 起因是法性(dharmatā),是综合道理或性质;
(2) 起因是恒常不变的胜义真谛,唯佛可见可说;
(3) 起因的内容为:此有故彼起。
(1) 缘生法是法(dharma),是具体征象或事物;
(2) 缘生法是鬼出神入的征象,众东谈主可得阅历;
(3) 缘生法有生起。
二、起因
龙树又如何评释这两个主见呢?先看“起因”:
咱们主张彼起因,
自己即是此空性。
(《中论颂》24.18ab)
若东谈主不雅见于起因,
彼者亦即是不雅见,
此等苦谛与集谛,
以及灭谛与谈谛。
(《中论颂》24.40)
提及因者牟尼王,
于彼我致恭敬礼。
由彼以此起因理,
断离生起与灭坏。
(《六十如理颂》皈敬颂)
上述诸颂对起因的叙述,与前引佛经三个重点中的前两点一致。最初,龙树将起因视作是理,况兼等同于空性,空性即是大乘主张的法性。第二,龙树视起因为真谛,见起因即见四谛,佛提及因而受敬拜,可知起因绝非众东谈主共见的俗理。而在第三点上龙树则不雅点有异:
即使此东谈主握著于,
极隐微物有生起,
此东谈主即是无智者,
不见从缘而生义。
(《六十如理颂》12)
若东谈主于彼有为法,
计握有生亦有灭,
彼等即是不了知,
起因轮盘之运行。
(《六十如理颂》18)
经龙树阐释,起因不再是依缘而生之性之理,而是无生之性之理,即无有少法依缘生起,这点是融会其起因不雅的要道——只消见到一点一毫的事物依缘生起,就偶合莫得融会起因理。彰着,这里的无生之理即是龙树所主张的空性之理,即毫无通盘、无物生起。龙树将起因与空性这两个主见平等起来,并非是用起因的谈理谈理来释放空性,而是将空性的谈理谈理赋予起因,使其背离字面义。
三、缘生法
咱们再来看龙树对缘生法的解释。
既然无有任何法,
是不依缘而生起,
因此亦即不可能,
有任何法是不空。
(《中论颂》24.19)
若得彼相互方生,
此即不以自性生。
此若不以自性生,
如何可说此者生?
(《六十如理颂》19)
了知信得过胜者说:
依缘生者即无生。
(《六十如理颂》48)
这里龙树用了“法”(dharma)一字,标明他招供“缘生”是征象而积恶性。龙树平素也招供缘滋事物是众东谈主可见的无常征象。因此,在前两点上与前引佛经一致。而在第三点上则又有不合。龙树合计缘生法谈不上生,根柢莫得生过,即不存在:
若彼由因而生成,
橾p在线观看离于诸缘则无住,
无有诸缘即散坏,
如何合计彼存在?
(《六十如理颂》39)
依于彼而彼生起,
亦不遮此世间理,
由缘生则无自性,
此如何有?此定是。
(《七十空性颂》71)
如果将龙树的推导流程归纳为:若法依缘而生即无自性,无自性即不存在,不存在则无生,便出现了逻辑问题。前端细目了缘生征象,而结尾论断则狡辩缘生。为了处理这一问题,笔者将讹诈前一篇文章(点击巡视)建议的“封锁原则”,试将龙树此处的论证流程组织为归谬论式:
待破不雅点:有物依缘而生。
履行1:合计一物是有(即其主见有所指物),必合计其有自性(即被封锁的辅导对象)。
履行2:合计一物生起,势必招供其不雅待分缘,也就不可能有自性。
结 论:“有物依缘而生”之说是鬻矛誉盾,不可建造。
可见,前边阿谁貌似鬻矛誉盾的推导,其实是羼杂了履行1和2这一双矛盾。因此,“若法依缘生”仅仅引述敌方不雅点,而非龙树文告音见,正如前引《七十空性颂》71所说,“依于彼而彼生起”仅仅“世间理”。
笔者在前一篇文章(点击巡视)中说过,龙树语境中的自性即是主见的预设辅导对象,龙树总能揪出一个主见的预设辅导对象的静止零丁性与其须参与的畅通变化之间的矛盾。以众东谈主大都招供的诸法依缘而生,就不错抑遏敌方就范,承认畅通变化,势必与自性相违反,这就为龙树的批判提供了可乘之机。龙树将这一生间道理引入其论证,却不赐与细目,而是导出矛盾使其自行消解。龙树主张一切空无自性,即一切主见皆无所指物,天然也包含了缘生法主见:
无论是从缘生起,
还是无缘而生起,
此业皆不可存在,
是故作家亦无有。
(《中论颂》17.29)
这就不难融会为什么龙树会批判分缘(《中论颂》第1、20品),以偏握间的不雅待关系(第10品)。天然《中论颂》第26批评释了十二分缘,而对其与空性的关系却只字未提。有学者对该品有怀疑。该问题也一样困扰古代注家,举例《中论》青目释说该品是“声闻法入第一义谈。”(《大正藏》第30册,第36页中第19行)《丧胆疏》说是“依声闻乘教义评释胜义的悟入。”(D no. 3829,94b3)都主张该品是小乘而非大乘义。有鉴于此,这里笔者聘用放手这一品,不视之为龙树细目缘生法的凭据。本体上,《中论颂》3.7,8和《六十颂》10都明确狡辩了十二支的存在。
四、论断
总而言之,龙树的起因不雅不仅不与其虚无办法态度相相背,反而惟有以此态度智力合融会释。
后世的表面阐释给咱们酿成一个印象,以为龙树细目分缘不雅待和生灭迁流。而如果逐句筛查龙树的原文,除了一个被解释为无素性的“起因”主见,和一个存在性被狡辩了的“缘生法”主见,龙树再无其他的起因不雅。
为了叙述大乘空义,龙树将起因与空性划上等号,赋予其狡辩意味而背离其字面。这么的起因所辅导的不再是依缘而生的规则,而是一切法无生之性,是无有少法依缘而生之理。这悉数理谈理篡改也由龙树对缘生法的作风所印证。龙树断然狡辩了缘生诸法的存在性,世间知识对缘生法的细目仅仅被龙树暂加利用,为的是导出鬻矛誉盾,揭露其造作性而使其自行消解。
由此看来,龙树语境中的起因与缘生法实为一双反联系的主见。正如前引《六十如理颂》12所说:
即使此东谈主握著于,
极隐微物有生起,
此东谈主即是无智者,
不见从缘而生义。
若见有法从缘生,偶合不见起因义,这一论断的逆否命题即是:见起因义者,不见少法从缘生。正如《六十如理颂》23:
彼等如果能了知,
起因离生亦离灭,
是则彼等能渡越,
诸见所成有之海。
因此,要融会龙树的起因不雅,就必须分辨起因与缘生法两个主见,况兼深化到二者之间的反联系关系。缺憾的是,中不雅文件的汉藏译本大多未将此二词分开翻译。
临了,用图暗示上头询查的三组主见极其相互关系:
图片
| 图例证据 |
左边四个实线框暗示这四个主见为龙树所细目。其横向之间平等,纵向之间正联系(以平行锁链暗示):具有空性的事物即是空的,具有无自性性的事物即是无自性的。
“起因”的椭圆实线框暗示这一主见虽被细目,其内涵却被篡改为狡辩,等同于“空性”和“无自性性”。“缘生法”的虚线方框暗示虽未被改义,其存在性却遭龙树狡辩。中间的交叉锁链暗示反联系。
“缘生法”至“无自性”的箭头暗示从缘生的世间道理不错推导出无自性的论断,箭头是单向,反之不建造:由一个事物无自性并不可推出它的依缘生起。龙树说一个事物无自性,即是说它毫无通盘,而不可推出它是依缘而生。
从上图可见,全部六个主见之中,惟有“起因”与“缘生法”两个主见字面上不含狡辩意。龙树以遮诠著称,无怪乎其语境中这两个主见眇小遁入。
文章摘编自:
叶少勇:《龙树中不雅玄学中的几个要道主见》,《天下玄学》2017年第2期,第148-159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干事,通盘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